O · PARK1 位於北大嶼山小蠔灣 ,是香港首個有機資源回收中心。採用厭氧分解技術將廚餘轉化為生物氣(一種與天然氣相近的可再生能源資源)以作發電,過程中產生的殘餘物可轉成為副產品堆肥,用於園林綠化和農業生產用途。
O · PARK1每天可處理200公噸廚餘。
廚餘是指任何在食物製作、分發、貯存及預備膳食或用膳過程中產生的棄置物,包括生/熟食物、可食用及不可食用的部分。
香港社會各界每天扔掉約
其中約三分二來自家居,餘下的三分一來自與食物有關的工商業。
廚餘被棄置於堆填區,既佔用了寶貴的堆填空間,亦浪費了其中有用的有機物質。因此,更有效和環保的廚餘循環再造方法是建立廚餘回收中心網絡。我們將為其他區域性有機資源回收中心進行選址工作及進行研究。
![]() |
北大嶼山小蠔灣 |
![]() |
設計處理量: 每日200公噸 |
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
![]() |
北區沙嶺 |
![]() |
設計處理量: 每日300公噸 |
更多廚餘處理設施
厭氧分解過程中所產生的生物氣會轉化為熱能和電力,足夠供應整個設施的需求。當達至設計處理量時,預計O · PARK1每年亦可以輸出約1,400萬度剩餘電力,相等於約3,000個家庭的用電量。
減少使用化石燃料發電和堆填有機廢物,每年可減約4.2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
在厭氧分解過程後所產生的殘餘物將轉化為堆肥,每日會產生約20公噸的堆肥作副產品,可用於園景美化和農業用途,大大減少需要棄置於堆填區的廚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