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廢為

O · PARK1 的設計處理量為每日200公噸廚餘。它採用厭氣消化及堆肥技術,把已源頭分類的廚餘轉化成生物氣及堆肥。生物氣會用於發電,所生產的電力除供 O · PARK1 內部使用外,預計每年亦可輸出約1,400萬度的剩餘電力,相當於約3,000個家庭的用電量。

1000m3
儲存坑

廚餘接收

惜物減廢

廚餘收集車輛先經過磅橋,記錄接收的廚餘量,再駛進卸料區,傾卸廚餘到儲存坑。抓斗會預先混合儲存坑內的廚餘,再送到裝料斗,準備進入預處理系統。密封的卸料區設有雙層閘門及先進的除味系統,防止氣味溢出。

篩出
16
mm
雜質

預處理系統

篩出惰性及可回收物

抓斗會將廚餘移至特製的破碎機。 破碎機會利用高速旋轉軸元件撕開包裝物料,打碎廚餘,然後製成廚餘漿。廚餘漿會經過滾筒篩移除16毫米或以上的大件雜質,如膠袋等。之後,廚餘漿會進入除砂井把沙、石頭、玻璃及金屬等較重的雜質移除。廚餘中的金屬則會被分出作循環再造。

約35°C
厭氧環境

4300m3
容量

厭氧消化

厭氧消化和轉廢為能

經過預處理的廚餘漿會被先通過緩衝缸,然後注入三個容量約為4,300立方米的厭氧消化缸,在攝氏約35度的厭氧環境下儲存約為23日,利用微生物把廚餘轉化為生物氣。

30-40°C

1500m3
雙膜儲氣缸

生物氣處理

生物氣除硫及淨化

收集到的生物氣會被輸送到除硫塔進行生物脫硫淨化,以避免下游的設備遭到腐蝕。除硫塔在攝氏30度下運作,把硫化氫轉化為硫酸鹽,以去除95%的硫化氫。經潔淨後的生物氣會貯存在一個容量達1,500立方米的雙膜儲氣缸,以準備用作發電。儲氣缸由鋼製外殼保護,並設有過壓裝置以確保其運作安全。

3000
個家庭

熱能回收及發電

能源自給自足的運作及把剩餘電力輸出至電網

熱電聯產機組透過燃燒生物氣產生電力,除維持整個O · PARK1的運作外,剩餘的電力將輸出至電網。所輸出的電力足以供應約3,000個家庭使用。系統產生的熱能亦會被回收,供回收中心內其他需要熱能的設施使用。

約25%
固體含量

堆肥及腐熟

脫水及堆肥

厭氧消化缸所產生的殘渣會先利用離心機脫水,以提升其固體含量至約25%,再混合膨鬆劑,並送到堆肥隧道內作穩定處理。這些混合物會在隧道內進行約20日的堆肥處理,以降解剩餘的有機物及減少水分。每條隧道均設有空氣配送系統及灑水系統,為堆肥過程提供空氣及調校堆肥中的濕度。加熱的空氣會配送入隧道內,以維持隧道溫度於攝氏55度。已腐熟的堆肥可用於園境綠化和農業用途。

去除最少95%

99%
硫化氫

中央空氣污染控制系統

設施內的高效能除味系統

O · PARK1所有主要廚餘處理設施均被封閉及利用抽風機維持負壓以防止氣味散播,在封閉區域內的氣味會被抽到中央除味系統處理。除味系統由文丘里式洗滌器、濕式洗滌器、二段式化學洗滌器及活性碳過濾器組成。

文丘里式洗滌器和濕式洗滌器會以灑水移除空氣中的塵粒;化學洗滌器由酸性洗滌器和鹼性洗滌器組成,利用酸性及鹼性溶液去除空氣中帶氣味的化合物(主要為硫化氫和氨);最後經活性碳過濾器。整個除味系統能去除最少95%的氨和99%的硫化氫。設施亦設有煙氣連續排放監測系統,以監察中央空氣污染控制系統的效能,確保排放的氣體符合法定要求。

污水處理設施

淨化污水作重用

O · PARK1所產生的污水會於現場的污水處理設施內處理。污水處理分為三階段:預處理、除氨系統和生物處理。在預處理階段會以絮凝及沉澱的方式,去除大部份的總懸浮固體及磷。之後,經預處理的污水會泵送到除氨系統,以去除大部份的氨。除氨塔裝有聚丙烯填料,以促進氨在氣態與液態之間轉換。生物處理會利用設有缺氧及帶氧階段序批式反應器去除有機污染物和氮。

部分經處理的污水會於設施內當作製程用水重用,剩餘的經處理的污水會被排出至公共污水處理廠處理。經處理後的污水會受到嚴密的監察,確保符合法定要求。